法宜仍举其所陷之邪,如桂枝汤去芍药倍桂,或重加甘葛以举之类。邪伏于少阳,则有喜呕之列,不得即直入于内,而至吐泻也。
前贤云: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,六味丸是也。如果属热滞,此二方固可治之。
法当祛风清热,如导赤散加荆、防、银花之类。但其中至理,不为发明,学者焉能了了,直捣中坚,抑或旁取、逆取、以出奇而制胜。
按咳嗽一证,有从外而入者,有从内而出者。则以能制在上邪之品以攻之,邪去自然正复。
须知积阴在内,生有微热,积阴一化,热自消亡,此处下手,便是高一着法。夫以五都九市之奇,罗于暗室,非太乙之藜,无以别其珍奇异宝。
如病果当服,半夏、大黄、附子一切药品,皆是安胎。神机化灭,升降将息,火用不宣,水体不动,惟有用姜、附以养帅,帅如能振,气即随之而号令,庶几中与,可冀此炼石补天之技,出人头地之医,学者视姜、附退热为泻火,学者视姜、附为凉药,则更妙矣。